精致内敛性格成就华彩宋瓷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当下研究宋代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被宋代文化深深吸引,那么宋代文化的魅力究竟何在?有人说宋代文化温蕴厚重,内容丰富,最能体现中华文化 特 征。有人说宋代社会富裕,藏富于民,是理想的大同社会。但也有人对宋代社会不以为然,认为宋人活得憋屈,只能靠割地赔款祈求平安。褒贬不同,众说不一。但 正是这些不同特点造就了宋人精致内敛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这种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对瓷器的制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宋瓷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时代的鲜明特征而大放异彩,成了历代许多人追求和收藏的佳器。特别是在现今艺术品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宋瓷价格不降反升,表明了宋瓷受人喜欢程度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
宋代经济、文化发达,但军事矮小,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只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诗词歌赋创作和制作精细器皿上。诗词歌赋的婉约凄美、器皿的精细 内敛是宋 人无奈的内心写照和宣泄情感的最好方式。宋瓷制作的精细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多年前我曾看到过一件宋代湖田窑青白瓷水盂,制作非常精美,品相光鲜亮 丽,不少人怀疑是高仿。我通过仔细观察其制作工艺、胎土和釉色,判定是真品,并对怀疑的人说,不要怀疑宋人的制作能力,从手工制作能力看,宋人不会输给今 人,今天能仿出来,宋人一定会生产出来。宋瓷的精细还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体贴上,如同样是品茗的茶盏,男性和女性是有区别的,男性的盏大而稍张扬,女性的盏 小而圆润,体现了对性别的尊重。这是其他朝代包括今天都没有做到的。
极简并不代表简单,而是更高审美标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高 峰,审美从唐代花花绿绿浓妆艳抹的审美风格突然转向朴素温雅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宋瓷制作,使宋瓷的造型简单准确,到了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地 步,没有一点是多余的。正因为如此,宋代瓷器和其他朝代的瓷器很容易区分开。如汉代瓷器庄重典雅、唐代瓷器雄浑大气、明代瓷器浓艳多姿、清代瓷器繁缛富 丽,都有别于宋代瓷器的极简。宋瓷的极简植根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宋瓷至今不会过时,就好像中国的传统文化永远不过时一样。
宋人的 极简审美风格也一定会反映在对釉色的选择上,纯净的釉色是宋人的不变追求。宋代瓷器釉色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北宋时期对青白釉的迷恋和南宋时期对绿色釉的狂 热。宋徽宗皇帝爱好道教,他提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标准,于是景德镇湖田窑生产的青白瓷风靡天下。然而以宋徽宗被俘为转折,偏于一隅的 南宋朝廷被苏杭的青山绿水迷住,以绿色为基调的釉色大受欢迎,于是龙泉青瓷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并烧造出令人惊叹的梅子青和粉青瓷器,绿色之梦终于又为南 宋延续了100多年,但梅子青和粉青瓷器却成为永恒的艺术品。
宋人艺术修养高,情感丰富细腻。他们在制作瓷器时,一定会想办法满足自己的这种情感需求和审美情趣,使得宋瓷看似简单但内涵非常丰富。
一是包含对佛道的敬仰。北宋初年,统治集团一改后周毁佛的做法,对佛教加以扶持和利用,使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佛教庙宇遍及全国4万多处。佛教 的发展促 进了社会的稳定,巩固了北宋政权。宋瓷造型极简、釉色纯净、不好雕饰,因符合禅宗精神而大受欢迎。北宋后期佛教庙宇经济因过度发达而与皇家经济产生了冲 突,统治集团对佛教加以限制而改信道教,湖田窑的青白色是道教首选。
二是包含对自然的崇尚。宋代是个盛产大文豪的时代,王安石、苏轼、 欧阳修、黄庭坚、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李清照妇孺皆知,他们的作品更是耳熟能详,可喜的是宋代官吏大部分是文人,都有很高的精神追求,有时他们把山水景 色看得比权力更重要,在他们政治失意被流放时,却能怡情自得,并创造出很多流芳百世的艺术精品。
三是包含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宋人喜欢青 白瓷,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他们喜欢正直做人,清白为官。有很多学者羡慕宋代的政治环境,这得益于官吏们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很多人在政治上是对手,但 在生活上却是朋友,因政治相左而自请流放的官员不在少数,表现出了宋人很高的精神境界和政治品行。他们这些精神境界和品行都能体现在对青白瓷的偏爱上。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