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行情是否回升要看一、二级市场表现
今年春拍市场,有一新板块高古玉表现令人惊喜,业内喻之为“黑马”
据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季涛介绍,内地最早拍卖古玉的是北京翰海拍卖公司。1994年秋拍,北京翰海首届拍卖会就上拍25件古玉。其中除两件宋玉外,其余均为清代玉器。同年,中国嘉德也上拍42件古玉,其中元玉1件,明玉3件,其余也均为清代玉器。自那时起,擅长古玉鉴定与拍卖的翰海每年都有古玉上拍,至今一直没有间断,但与明清玉相比,多年来高古玉均出现上拍量低、成交价格也相对较低的情况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数据,从2012年起,玉石器的拍卖行情就一直逐渐下滑。2011年,中国玉石器共上拍33055件,成交15280件;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玉器相比2011年上拍量方面上升4.32%,成交量下降30.62%,分别为34483件和10602件。从2012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就出现调整趋势,到2015年平稳调整期,中国艺术品已没有当年那般“疯狂”,虽然上拍量有所上升,但成交量的大幅下降也充分说明一部分资金的撤出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从2010年—2015年,5万元以下玉石器拍卖成交量占比最大,达68%;10万—50万元区间的占比15%;5万—10万元的占比12%。在成交额方面,100万—500万元区间占比最多,达到30%;10万—50万元区间的成交额也达到总量的21%。由此可见,虽然高价位拍品单品价格在占比方面有优势,但总体来说50万元以下的玉石器拍品才受到藏家和市场的青睐
今年香港春拍上,高古玉异军突起,表现出色,有业界人士认为,高古玉春天来了
季涛却不认同。他认为,未来高古玉市场的走向,目前还不十分明朗。原因是高古玉常来自墓葬,著录出版较少,难得有序传承,其研究也不足,懂高古玉的人也相 对较少;同时,高古玉因涉嫌墓葬出土,国家严禁民间交易和拍卖。投资者不愿意买高古玉,也怕买了将来不容易出手。因此,价格就起不来
“海外回流的高古玉原则上是可以进入内地拍卖场的,但欧美国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才对中国的玉文化有所了解,大量明清玉器特别是清代玉器因此而从中国外流,其中不乏皇室精品,这些玉器已经成为今天海外古玉市场的重要货源。”上述人士称,高古玉拍卖面临诸多问题:货源少,受众小,拍卖行品牌不足,其专业能力和诚信度有限,这些都影响高古玉成交价格与成交率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资深文物专家雷从云也指出,古玉的价值较现代玉器来说应该是更高的,目前的状况是明清时期的玉器依然是市场主流,而年代久远的古玉的市场价值并未完全体现出来,在海外高古玉则更受欢迎
据悉,此次思源堂珍藏的高古玉有5件作品拍出千万元级别,购藏者多是陕西地区的藏家,因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对高古文化情有独钟
有观察者认为,古玉板块的市场行情走向会不会以此为契机逐步升温还要看今年整体的一、二级市场的表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