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阴沉木乌木的收藏价值
阴沉木乌木,乌木,又名阴沉木,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 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 由于形成阴沉木的树种繁多、形成条件各异,所以它的具体形成年代和价值既要凭行家的经验、更要凭同位素等科学手段检测才能确定。但阴沉木基本上都有极高的 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
一、阴沉木乌木的收藏价值。由于阴沉木质地坚硬细密,色泽丰富悦目,它们或乌黑透亮、或灰褐 如云、或红似花岗、或灿若黄金,是制作雕塑、艺术品、收藏品的宝贵材料,也是制作古典家具极品的上选之材,特别是金丝楠木系国家保护的珍贵材种,早已明令 禁止砍伐。而埋藏在地下几千年以上才能形成的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更是珍贵,其收藏价值已经超过了名贵的紫檀。
二、阴沉木乌木的科 研价值。有人从杉木阴沉木边材基部提取了3.58%的精油,经确认有42种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萜类化合物,这对于研究阴沉木埋藏之初的地质环境、埋藏作 用及有机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以及研究过去几百年或几千年的树木产地历史环境、及气候变化资料有着较高的价值。
另外,用阴沉木制作的木箱储藏物品极耐腐蚀。所以我国古代的人们也认为阴沉木是制作棺木的上等材料。
三、阴沉木乌木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木》三十五卷记载:阴沉木木甘、咸、平、解毒,主治霍乱、吐痢、风湿、感冒等疾病。在四川民间阴沉木极具 传奇色 彩,流传着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从前有一个勤劳的农夫,妻子生病且久治不愈,生活比较贫困。一天农夫到山上砍柴,走到一个大河边 时他又渴又饿,捧起河水就喝,顿觉神清气爽,细看发现清清的河水下面沉着许多不知名的硕大树木。农夫费力捞取一些回家晾干烧炕,发现此木不仅散发着浓郁的 香味,而且烧火耐燃。农夫感觉奇妙,心想此木沉睡千年,积地气、灵气于一身,说不定能养身治病呢。于是农夫把此木洗净,煮汤给妻子喝。农夫的妻子喝下后, 果然病情有所好转,逐再加量,农夫妻子的病很快就痊愈了。并且逐渐气色红润,身体恢复健康。从此农夫家又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不久农夫的妻子还生下一 个胖儿子,传说这个小孩聪明过人,长大后为当地的老百姓干了不少好事。而治好农夫妻子病的就是阴沉木。
四、阴沉木乌木的观赏价值。深埋 于水泽之地的出土阴沉木,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其形千奇百怪,其状多姿多彩,可谓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为也。有的上品其间密布卵石坑洼或各种 虫鱼孔洞,品相神秘古典;有些精品、绝品似奇峰怪兽、花鸟虫鱼,令人思接千载,真是“妙处难与君说”。另外,阴沉木由于没有玉石的致密与细腻,虽然干燥后 加工表面润泽光亮,手感极佳,但加工时极易开裂、变形,所以雕刻时只能使用相对简单的技法且不能用细工,所以雕刻的成品往往以奔放豪迈的风格见长,不仅保 存了乌木的天姿神韵,更融入了中华民族各民间流派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技术和民间文化内涵,也极具观赏价值。由此可知,为什么在古代,达官显贵们就把阴沉木 家俱以及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佛教圣品、镇宅之物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