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只有枯死的才有收藏价值
寂寂无名的崖柏近年为何突然在收藏市场声名鹊起。崖柏研究学者张玉昌先生认为,这与崖柏的稀缺性相关。崖柏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的柏科,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物种。只有抗得住崖壁恶劣环境的考验,方能成就一株高品质的崖柏。它不仅具有黄花梨和沉香的优点,姿态优美,造型各异,颇具观赏性,又具有颇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早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崖柏乃“多寿之木”,它可安神定魂,抗炎解毒,甚至还有养颜之疗效。
如此良木得到市场追捧不足为奇,张玉昌提醒:崖柏也有良莠之分,不可盲目跟风。从分布区域来看,业内普遍认为川料、秦岭料、湖北料、燕山料为次优选,前三者多长于南方或中部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之地,环境优越,树木生长快,年轮宽,质地松;而燕山料也因气候湿润,油分多未经发酵,味道单一。只有太行料分布于北方苦寒之地,环境恶劣,生长缓慢,质地紧密,油性大,味道醇甜略带薄荷清香,是为佳品。
若崖柏分布于同一地区,则要考量它的扎根地。石生崖柏为上品,它从坚硬贫瘠的石头中破石而出,汲取天地精华,又直面凌冽崖风,常形成奇特的弯曲灵动的飘逸造型。此类崖柏木质密度高、油性大,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是根雕、根艺的最佳材料。而坡生崖柏和土生崖柏,因为生长环境优越,长成时间短,水分大油性小,树根形态呆板,艺术价值低。
张玉昌特别强调,只有枯死的崖柏有收藏价值。因为只有遭遇生存困境的崖柏,才会将其树干的营养、油脂尽可能往枝头树根浓缩汇聚,以获得足够的养分来支撑生命,从而形成层次分明的丰富纹理。而活树含水量大,油脂少,手感较轻,即便是雕制成艺术品,容易因流失水分而干枯开裂。盲目砍伐还在生长的崖柏无用且无益,这种逐利行为只会对大自然造成不可逆的毁损。
留在悬崖上自然风化百年的崖柏陈化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它的树皮、边材风化朽光,只剩下了坚实的芯材部分,这类陈化料油性大、质地好、包浆好、香味醇厚。而树皮、边材料未完全风化朽化的老料是次优选。
从鉴赏角度而言,上品为根艺件(自然天成),中品为根雕件,下品为把玩件。
收藏者最为推崇的是鬼斧神工、浑然一体的自然造物。在太行山的高海拔崖壁,崖柏的独根,具有如绸缎般的飘逸感和独立于天地间的孤傲感。艺术家只需经过简单地去皮,就可创作出传世的崖柏根艺精品。曾经拍出天价的《飞龙在天》就是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造物,它看上去如一条巨龙盘旋腾空而起,底部云蒸霞蔚,龙头栩栩如生,龙身不断翻转,盘旋而上。整件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可遇而不可求。
而对于需要二次加工的根雕件,讲究“下刀少”的“巧雕”。尽量完整地保持崖柏的原生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的艺术创作。把玩件主要指的是珠串。珠串艺术价值低,可鉴赏的价值只在于它的底料。若是太行山陈化料制成的手串,依然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其他只能做寻常赏玩之用。
若是收藏崖柏雕摆件,只需将其置于室中,身安神稳。平日无需过多养护,注意不要过分受潮,落灰时用干燥软布擦拭即可。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