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要学的基本功:元代青花的发色鉴别
元青花所用青料是人人熟知的苏麻离青(又苏泥勃青),作为绘画青料在瓷器的制作中因为钴料提炼、烧制环境、各部温度、原料调配等差异会使呈色有深有浅,但万变不离其宗。
元青花使用的苏麻离青有很多特别的特征,也特别容易鉴别,所以很多收藏者极易掌握。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1、青花泛紫现象
当你拿起元青花瓷器迎光照射或者拿LED灯光照射时会出现青花泛紫现象。元青花纹饰在自然强光下整体皆呈紫色。这种整体纹饰迎光即成紫色现象国产青花料都是没有的。
2、自然晕散现象
使用苏麻离青青花料纹饰的边沿淡淡出现了毛茸茸的晕散感,犹如蓝墨水宣纸作画轮廓晕散,使得整个纹饰绘画更活更自然,这种晕散现象是其他青花料所没有的,也是不可仿制的。
3、青花下沉现象
元青花上的苏青料由于其矿物元素成分的特殊性,使得青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沉,既吃胎又吃釉,立体感特别强,青花纹饰都有微微下沉感,尤其含铁高的地方显褐色结晶斑,有凹凸不平,青花入胎现象。
4、铁锈斑现象
由于苏麻离青钴料含低锰高铁,其含铁量较高,所以如果淘洗不充分就会产生铁锈斑(褐色结晶斑),铁分子历经数百年游离釉面经氧化形成的,给人的感觉好像从釉内长出来的。直观根是在釉里有流淌感。当然高档的元青花淘洗特别干净,铁含量少,很少有铁锈斑,发色幽蓝迷人,这是精品元青花才有的特征。所以铁锈斑并不是鉴定的必须,但再淘洗干净也总能目测找到微小的铁晶。
铁锈斑
褐色结晶斑
青花幽蓝基本无铁锈斑
5、自然叶脉
由于元代工匠手艺娴熟,都采用拖捺法画技,线条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这样在铁晶线斑的结合下,几百年的扩展衍生,叶脉也就自然形成,这也是无法仿制的基本特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