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鉴别祖母绿以及其优化处理
祖母绿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高端”的宝石,因为它不仅位于世界五大宝石之一,有着较高的价格,几千年来祖母绿的优化、处理、仿制、合成技术也让祖母绿的品鉴也变得非常具有技术含量,一般说来,祖母绿是不太适合刚入门的宝石爱好者的,因为要对一颗祖母绿进行较全方位的评价,需要掌握很多宝石知识。
祖母绿的优化处理由来已久,主要方法有浸注处理、染色处理、覆膜处理。
对祖母绿进行浸注处理由来已久,浸注方法也是多样。早期人们主要用各种油来浸渍祖母绿(如各种植物油、雪松油等),而且尽量采用与祖母绿折射率相近的油,所浸注的油可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近年来又有采用加拿大树脂来浸注的。根据浸注的材料不同浸注处理大致可归为3类,即浸无色油处理,浸有色油处理和树脂填充处理。
浸无色油祖母绿已得到国际珠宝界和消费者认可,而且市场上很常见,这种方法没有改变祖母绿本身的颜色,还可以使祖母绿变得好看些。祖母绿本身很有很多的裂隙和孔洞,浸油则可以掩盖已有的裂隙,提高宝石的亮度和透明度。有色注油的基本原理和无色注油差不多,不同的是,有色注油会在注入的油内增加染色剂,油脂注入祖母绿后,不仅改变了祖母绿的净度,也改变的了祖母绿本身的颜色。由于这种方法有化学物质极大改变了祖母绿本身的属性,已经算是“处理”了。
由于祖母绿裂隙发育,所以常用注油方法来掩盖裂隙和增强绿色,鉴别时,对延伸到宝石表面的裂隙应注意观察,在放大镜下用顶光灯照射,裂隙处就会产生干涉色,如果把宝石放在台灯下加温就会有油珠流出,在紫外线下会发黄色荧光。
染色处理是指用化学染料,将色浅的祖母绿或无色绿柱石染成深绿色,以达到祖母绿的效果。这种染色处理的绿色颜料,沿裂隙分布,可呈蛛网状。
覆膜处理分为底衬处理和镀膜处理。底衬处理就是在祖母绿戒面底部,衬上一层绿色薄膜或绿色的锡铂,用闷镶的形式镶嵌。若发现祖母绿首饰采用金属托全封闭式镶嵌,就要怀疑宝石的亭部外缘是否镀有绿色薄膜。检查时不易被察觉,放大检查其底部接近表面处可有接合缝,结合缝处可有气泡残留,有时会有薄膜脱落,起皱等现象。镀膜处理为采用天然无色绿柱石做核心,在外层生长合成祖母绿薄膜。所以有人称其为再生祖母绿。一般外层合成祖母绿只有0.5mm厚,很容易产生裂纹,呈交织网状,这可以说是镀膜祖母绿的一个特征。浸泡于水中或是其他透明溶液中,可见棱角处的颜色明显集中,从侧面观察,可清楚见到多层分布现象。
祖母绿的优化、处理、仿制、合成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技术水平都相对十分成熟了,有时候一枚天然祖母绿和一枚非天然祖母绿放在一起,用肉眼根本无法鉴别。然而祖母绿的天然性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祖母绿的价值水平,那么新手购买祖母绿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呢?建议首先不要贪图小便宜,其次要多学习关于祖母绿的知识,最后在购买祖母绿的时候要认清一张切实可靠的权威鉴定证书。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