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粗犷的铜官窑
▲铜官窑诗文执壶
▲铜官窑褐釉鸟
▲铜官窑诗文瓷片
一艘“黑石号”沉船,揭开了铜官窑“海上陶瓷之路”的辉煌历史,船上共有6.7万件瓷器,其中5.8万件来自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距今已逾千年历史,其产品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唐代三大出口瓷,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已过万件。
铜官窑,从湘江入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口岸,开辟了一条通往南亚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鼎盛时期,铜官窑瓷器遍布亚洲各地,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石渚》中写道:“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描述的就是窑场繁忙的场景。
铜官窑出土的瓷器极富艺术创造性,种类繁多,造型别致,样式新颖。种类有70多种,分别为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薰炉、脉枕等,还有人物、动物、鱼类等造型玩具。这些瓷器把绘画艺术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将铁和铜等掺入颜料,再覆盖上一层釉后入窑烧制,使瓷器呈现褐、绿、酱、铜红等色彩,形成独特的“釉下彩”技术。其装饰手法多样,有刻花、划花、镂刻、堆塑、印花、贴花、绘花等。其中,绘花最富创造性,在釉上和釉下绘出各种花纹。这种釉上彩绘不是在烧好的白釉瓷胎上绘彩,而是釉施在坯胎上,待釉阴干之后,在上面作彩画,入窑烧制,一次性完成。
彩绘的纹饰有几何纹,如四方形、六方形、菱形、圆形等,还有云带纹、山峰纹,这种纹饰用点彩而成,有的还绘成各种飞鸟、游龙、走兽、鱼纹、花卉、人物等。绘画用笔简练,自然洒脱,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天地。
模印、贴花也是铜官窑特有的风格。模印是先刻划需要的花纹,制成模子,有的用刻有花纹的模子直接拍打在器物的坯胎上现出图案;有的是在薄泥片上压印出花纹,再施青釉,图案有飞凤、飞鸟、飞雁、花蝶、狮子、走鹿、双鱼、武士等。图案构图简洁,线条粗细得体。
铜官窑还开创了以诗文书法装饰瓷器的先河,这在当时十分罕见。目前,已发现瓷器上的诗词与题句,多是流传在民间的五言诗,通俗易懂,具有意境和神韵,如:“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这些诗句朗朗上口,是研究陶瓷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此外,铜官窑还把绘画、剪纸、雕塑等工艺都运用于陶瓷的装饰中,有的反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出口到西亚等地,有的出现了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情侣等西方人物形象,有的是反映马球运动场景的纹饰,还有哲学格言、民间谚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