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的美学设计
【中华收藏网讯】青瓷的出现,最开始是一种技术落后的无奈,后来,却慢慢变成一种情感寄托的必然。
应该这么说,当商朝的人们们刚刚学会烧制瓷器的时候,他们烧制出的第一批产品就是青瓷,这个时候的青瓷还比较粗糙,被称为原始青瓷。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终于在1000多年之后的东汉时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青瓷产品!
在后来的时间里,青瓷文化与当时的主流的文化思潮互相交融,都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发展,在南宋时期更是达到了世界公认的巅峰状态。当我们现代人回过头,去研究这些古人的遗存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青瓷发展的两条脉络:一条是沿着自然界的色彩不断尝试,另一条则是朝着玉石的质感奋勇向前。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化发展呢?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与不同朝代所崇尚的文化不同,不同的匠人所信奉的哲学也不相同。
古人们崇尚的文化,大抵可以用儒释道三家来概括。当一个匠人处身于儒学思想环境里,青瓷的制作就是朝着玉石的质感去发展。因为在儒家的眼中,玉是君子的象征,所谓“君子无故,玉不离身”便是要求儒生们以君子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作为儒生们日常使用的青瓷器具,如果能与玉器相近,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同样的,当一个匠人处于道家思想的环境里,青瓷的审美则会偏向于追求自然美感,因为在道家思想中,所有的“道”,都是效法自然而存在的,那青瓷之道,当然也要以自然之美为美。
那么,佛家思想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在青瓷的制作过程中,除了通过颜色来表达情感之外,另有一种方法便是通过青瓷的纹饰。在传世的青瓷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莲花纹饰,甚至现代的许多青瓷作品也是在莲花纹饰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变化。这个莲花纹,便是佛教思想的主要体现方式。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崇尚古代的,所以即使在白瓷出现之后,人们对青瓷的情感依赖也一直都在。直到元朝时期,由于蒙古民族崇尚白色,白瓷才逐渐成为社会主流,青花瓷也逐渐替代了原来的青瓷,成为世人追捧的对象,到清代更是演变出色彩斑斓的彩瓷作品。青瓷文化似乎一下就消失了。
近些年来,随着国学思想的逐渐升温,被西方文化洗脑的现代人们,又开始重新发现了青瓷之美。当一件件简约素雅的青瓷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才突然发现,生活里除了躁动奔忙,原来还可以这样宁静安详!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