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涉猎全球艺术市场 入股日本最大拍卖行
【中华收藏网讯】最近,中资背景公司入股日本最大拍卖公司,也是日本唯一上市拍卖公司——亲和拍卖。至此,中国资本已经涉足全球仅有的三家上市拍卖公司,这成为2016中国资本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的新动向。
香港公司入股亲和拍卖
10月28日,日本最大拍卖公司——亲和拍卖发布公告称,以342日元/股的价格向CHERRY FORTUNE全资子公司香港采誉投资有限公司发行33万股,募集资金1.129亿日元(868.15万港币)。定增完成后,采誉投资将持有亲和拍卖5.44%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据公告显示,此次募集资金中,5200万日元(400万港币)将用于增持中国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0%股份,5636万日元(约433.53万港币)用于继续在亚洲扩大业务。
据了解,亲和拍卖成立于1989年,是日本最大的拍卖行,2006年市场份额曾经达到33%,其优势版块是20世纪日本近代美术、西洋美术和日本陶艺。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采誉投资和张志军?为什么向中资公司定增?北京时间记者联系了日本亲和拍卖,但截止发稿未收到恢复。同时,熟悉日本拍卖的业界人士,但均表示对采誉投资表示不熟悉。“听说了这次交易,但不知详情。”
“这很可能只是资本的合作。我们曾经跟亲和拍卖有过三年的战略合作,但觉得与日本人沟通上会有些障碍,经营理念也不尽相同。好在当年的社长仓田先生比较开放,对合作的顺利进行起了关键作用,他离开后我们的合作就终止了。日本还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市场,希望这次国人的资本介入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近些年,很多中国人在日本创设拍卖行,比如东京中央、日本美协、关西拍卖等,他们的经营項目也都集中在中国书画、古董和茶道具,逐渐在日本拍卖行站稳脚跟。“很明确说,这些拍卖公司对原本封闭的日本艺术俱乐部形式带来相当的冲击。最大的转变就是藏家参与变多了!日本正从原本的行家补货场子,转变为真正有藏家参与的场子,由行家场转型为藏家场。”关西拍卖上明说。
随着中国拍卖行和藏家的大批涌入,日本本土拍卖行业开始积极关注这块,此次亲和拍卖引进中国资本,可以看做是日本拍卖行的主动求变。“很高兴有中国资本投资日本本土拍卖公司,这将增进中国与日本艺术市场的交流。这或许会对中国人在日本的拍卖带来冲击,但也更确定拍卖公司在地化的。”大阪关西拍卖负责人上明表示。
至此,世界上仅有的三家上市拍卖企业(苏富比、保利文化、亲和拍卖),都有中国资本的身影。
泰康人寿入股苏富比
就在不久前,泰康人寿、盛大集团增持苏富比股份就曾引起国内市场无限遐想。2016年7月27日苏富比提交美国证监会文件显示,中国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持苏富比股份达到13.52%。陈东升是现任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中国最大拍卖会之一中国嘉德创始人兼总裁。泰康人寿在公告中披露称,支持苏富比现有董事会及管理层广泛发展战略,“为将来董事会提名提供意见”,并且提名的董事会成员可能和泰康人寿有关联关系。
美国证监会于当地时间7月27日披露的资料显示,泰康人寿集团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内,连续数次出手增持苏富比股份,买入价格从每股29.61美元至31.99美元不等。截至7月26日,泰康人寿持有的股份数目达到791.87万股,持股量约为13.52%,成为苏富比第一大股东。若以每股30美元估算,此次泰康总斥资2亿多美金。
“这个连环套非常好!中国人通过二十几年的拍卖实践,已经跻身于国际主流拍卖市场,又通过资本市场入主全球最大的拍卖机构,这对嘉德实质性的拓展国际市场是一个奇妙的通道,这对于整个中国拍卖行业的发展视野和运营模式是一个启迪!这对于陈东升本人来讲是一个不改初心的圆梦行动!”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甘学军说。
早在今年5月,盛大集团对苏富比股份增持至10%、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盛大集团提升持股之时,正值苏富比市值缩水近1/3之际。同时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雒芊芊夫妇持有苏富比2%股份,获得美国反垄断批准,可以继续增持苏富比股份。
艺术品成为中国资本全球资产配置新方向
其实,近些年中国公司频繁收购海外资产,进行国际化、多元化扩张,比如万达集团、复星集团、海航集团、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最初更多地是以不动产、酒店、保险公司为主。
随着国际化不断深入,文化领域也是海外资产并购地重要领域。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集团AMC;2016年7月,万达集团旗下美国AMC院线宣布以9.21亿英镑并购欧洲大型电影院线Odeon&UCI,这是AMC继宣布并购美国卡迈克院线之后的又一新动作。
在艺术品领域,从2013年底万达集团以2816万美金(约合1.72亿人民币)在纽约佳士得购藏毕加索《两个小孩》,中国资本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就已经开始。随后,王中军、刘益谦等大收藏家也开始发力购买海外艺术品,从印象派、立体派到当代艺术等都有涉足。
“对海外艺术资产进行并购,这可以说是目前中国艺术收藏市场的风向之一,这和中国富豪阶层经济实力大增、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有关,他们不仅买艺术品,更多的是去海外买房地产,也有人设立公司、收购公司进行运营。有人还把海外购藏的艺术品保存在海外,这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风险控制的手法,就像很多俄罗斯富豪19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做法一样。”艺术市场专业人士周文翰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感恩2024 期待2025与你同行---弘仁元春季拍卖会-征集开始!
- 画像拍出1.3亿港元,乾隆的女人有多美?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敬請期待!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開拍在即
- 敬請光臨!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 值得期待: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精品预览!
- 文物法修订草案确定:民间文物买卖解禁,外资拍卖行获允
- 弘仁元|2024艺术品秋拍网络拍卖会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新时代买家瞩目“吴冠中《桂林日出》”超逾低估价2.7倍多,以1247.50万元成交!
- 中国嘉德2024秋拍大观夜场火爆收官,总成交额高达3.08亿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拍卖风云突变:顶尖拍卖公司跌落神坛,市场暗流涌动为哪般?
- 2024秋拍战报:香港苏富比大拍成交记录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