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画展作品挂得太随意
【中华收藏网讯】艺评人杨琼近日发文说,对待画展,本应该是与对待创作一样严谨、虔诚、敬畏的事情,可是近年来的一些画展似乎并不理想,充其量只能差强人意。策展人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并没有深入思考。比如说画展没有为如何体现出一幅(组)作品的优点做相应的努力,诸多作品给人的感觉似乎是随意挂上去的。有些画展的场地极为随意、简陋,小树林、庭前院后都用上了,这是展览还是晒画呢?用主办者的话来说就是:艺术家们不过是在自娱自乐,图个安慰罢了。
文物古迹为何总被拆毁?
文物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拆毁?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殷连生近日说,原因不外乎三方面:一是政府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意识缺失,二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文物安全监管缺位,三是企业法人违法无惧无畏、社会责任缺乏。他认为,上好“五道保险”,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快速被毁:第一道保险,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第二道保险,相关部门切实依法尽职;第三道保险,提高责任单位保护意识;第四道保险,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第五道保险,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制止违法行为。
好的艺术能让观者“入戏”
“艺术要顺其自然”是现代岭南画派大师吴灏在谈及自己的艺术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还屡次表示“艺术不可以强求”“艺术不可造作”。他坚持画画需读书,特别是画册、大家名作,消化后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去重新表达:“是不是好的艺术,标准之一就是能否让观者‘入戏’,是否能感动人。”吴灏说,艺术是严谨的学术,“乱来”是“博眼球”。
全国美展中的专题展
成了名作回顾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日前说,进入新世纪之后,美术馆等展览场馆快速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之相应的美术人口更是急剧膨胀,美术界变成了一个大社会,而公众的参与程度则显现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于是,美术展览出现了大众化、普及化的局面,同时也失去了往日的尊严。对于美术家来说,不仅失去了尊崇感,也失去了依赖感。所以,全国性的美术展览成了青年画家或未成名画家征战的场所,许多名家因为有了市场的支撑而成了全国性美展的旁观者,偶尔在全国性美展上获得殊荣的美术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一画成名,依然在默默无闻的努力和等待之中。所谓的全国性只存在于某类全国性组织的概念之中,实际的覆盖面则很难达到“全国”的层面。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的体系中,专题展实际成了名作回顾展,其中部分组织的创作则成为点缀和陪衬,更显得当代美术创作的严重不足。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文物如不流通就没价值:就会遭破坏被外流!!!!
- 什么是隐形财富?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深度剖析未来收藏行业投资趋势,抓住时代新机遇
- 惊了!富豪们都在偷偷砸钱的新赛道,竟藏着普通人翻身机会?
- 再不入局就晚了!艺术品金融时代财富风暴来袭
- 藏品不是提款机,而是文明的继电器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有三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耿宝昌:三招教你辨别康熙官窑与民窑之别,深度好文!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紧急提醒:现在抛售古玩血亏!经济转型期的收藏逆袭密码曝光
- 书画市场一路走俏,未来必定是书画投资的时代!
- 艺术品才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别不信!这个社会最后的资源争夺战——艺术品投资!
-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