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林成弹性解决景区涂鸦问题有效方式
【中华收藏网讯】:笔者的朋友有一次去荷兰,参观梵高美术馆,进门发现一群游客围着《向日葵》合影,甚至还又摸又蹭。他第一惊讶外国的游客这么不文明,第二惊讶这美术馆管理如此松懈,也不管管。
接着逛才发现,之前的画是美术馆仿制的,专门用来满足游客们的拍照和触摸需求,而真品存放的展区则有明显的“不许触摸”“禁止用闪光灯”等标识,绝不允许游客触碰。
这种做法可谓一种疏导。无独有偶,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广东某景区专门开辟了一大片“刻字林”,游客可以随意在20多亩的竹子上刻字、画画。据报道,“刻字林”刚开放两天就已经有100多根竹子被刻上了字。
到某地游玩,不少人都有通过刻字刷存在感的心态。这种心态当然不值得鼓励,但一时半会儿又消除不了。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和制度加以规诫,一方面就是梵高美术馆和广东刻字林的做法,指定位置,寻求替代,让游客去“任性”、让游客去“放纵”。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一部分人心中隐藏着的拥有欲与表达欲,又使景观能够得到保护,体现出了管理的弹性、创新的趋势,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思路。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夸大这种疏导管理的作用,要看到它的有限性。刻字留念,除了是一种存在感的表现方式,也隐藏着一种违禁快感。有人就喜欢在不被允许的地方乱来,就喜欢寻找那种打破禁忌的“酸爽”。
因此,景区特意圈出的20亩刻字林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留名需求,反而有可能使有些人产生“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念头,专门挑选刻字林外的竹子涂鸦。若真如此,管理机构的一番苦心岂不付诸东流?
“到此一游”的涂鸦痼疾,这么多年都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管理方保持打压态势,总归难以持续。思路一变天地宽,找到一种弹性的管理方式,让各方都能接受,才是靠谱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广东刻字林的探索,值得鼓励。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