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观音菩萨坐像鉴赏
【中华收藏网迅】:元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坐像,1955年北京西城区定阜大街出土,是元大都城址范围内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它以优美的艺术造型,精湛的烧制工艺,独特而完美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元代雕塑艺术、佛教造像艺术和景德镇窑瓷塑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为首都博物馆典藏的重要瑰宝之一。
水月观音像通高65厘米,头戴宝冠,冠的正面有一小化佛(残),广额丰颐,眼睑低垂,神态安详。观音跣足而坐,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搭于右膝上,左手支于身体左侧,姿态优美大方,给人自然闲适之美感;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饰网状连珠式璎珞,袈裟及下裙上亦垂挂连珠式璎珞,装饰繁缛,雍容华贵。全身肌肉柔软细腻,其中面部及手足的肌肉尤其生动,在青白色釉料的映衬下,更显优雅温婉。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慈祥悲悯的眼神,意在观照水中圆月,又似俯视芸芸众生。
此像胎质洁白细密,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色润柔和,制作工艺无与伦比。首先是整体塑造精准大方,采用了塑、捏、压、琢等不同手法塑造头部、身体和四肢等部位,然后对不同部位进行细致修整,最后对菩萨面部及神态进行刻画。同时局部塑造也一丝不苟,而尤为突出的是其宝冠,正面安有一尊小化佛(阿弥陀佛坐像),为观音菩萨身份的标识,冠的背面是一朵瓷塑的莲叶;宝冠为单独烧造,可以取下,又大大增添了烧造的难度。另外,此像的右肘搭于右膝上,整个右臂悬垂于膝前,这一细节也是工艺精湛的重要体现——同时代、同材质的水月观音像以膝支撑手臂之处均靠近腕部,而此像改悬腕为悬臂,不仅制作难度更高,整体造型也更为优美。
水月观音这一造型样式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并无记载,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据《历代名画记》记载,这一形象最初由唐代着名画家周昉创塑。此后,水月观音即受到世俗社会的广泛崇信与青睐,一直盛行不衰,而宋元时流行尤甚。
水月观音是汉地自行创造并流行的一种造像题材与造型,但其风格明显受到了当时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体现了汉藏艺术融合的鲜明特点——此像全身结构匀称,比例适中,特别是腰部有明显的收缩,这些体现了明显的藏传造像特点。而同一时期的中原造像大多体态丰臃,躯体结构不甚讲究,与藏传造像迥然不同。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汉藏风格的元代瓷质造像还有上海博物馆的元青白釉观音坐像、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加漆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等,由此可见汉藏融合的现象在当时陶瓷造像上较为普遍,已成文化艺术潮流。元代时我国重新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而对佛教尤其尊崇,这给佛教和佛像艺术提供和创造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正是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元代的佛教造像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新的时代艺术特征。同时元代藏传佛像艺术的传入丰富了内地佛像艺术的形式和风格,极大地促进了汉藏佛像艺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