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低潮或成拐点 收藏抄底正当时
“人”满为患的玻璃橱窗
【中华收藏网迅】:刘老板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经营了十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他那间专卖和田玉的铭帅玉器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和田玉产品。这些产品摆放略显凌乱,没有传统玉石店铺的美观大方,相比而言更像是一个仓库。“你没看过我家里那状况呢,比这更要多。”看到我们诧异的表情,刘老板解释说。
高端精品有苦难言,流水全靠走量款
“前些年形势那么好,根本不会想到和田玉卖不出去。所以那时候手里有点钱就去买料(和田玉原石),有点钱就去买料,结果现在家里囤的原料都用不完了。”刘老板边整理柜台的货物,一边跟我们说着。
精雕细琢的和田玉作品
在刘老板背后的货架上,一群体积庞大的精品雕件,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这间窄小而拥挤的店铺,仿佛在怀念以往那些荣光的岁月。由于售价过高,他们已经很久无人问津了。而承受着滞销压力的刘老板也是有苦难言:“大块的料子本身价格就高,再加上雕刻师的工钱,就算成本价出售,也很少有人承受的起。所以现在进屋的客人,基本不会去询问那些精品的价格,只是看一些中端或低端的产品。”
在刘老板面前的玻璃柜台里,有许多样式精美的小饰品。大部分都是批量生产,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用刘老板的话说,这些都是给微商代理们提供的货,样式新颖,价格便宜。“现在的市场不好做,我们也只能多开发些产品,高中低档都做,各种样式都涉及一点,只要客人来到店里,就不能让他出去,只要他想要,我这必须就得有!”
高昂的成本使玉石行业忽略”价格战”
天生高贵变成负担 玉石没有价格战
“就像这件产品,行情好的时候最低也要卖到20万元,现在一开价就是15万元,去掉料钱和工钱,连还价的空间都没有,我们也想留住客人,但是成本在那儿,我们也很无奈”刘老板指着柜台里一件雕刻精美的挂件对我们说。
与其他的快消品行业相比,收藏品行业有着一种天生的弱点。“玉石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玩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在这个行业体现的最为明显。所以在同样的情况下,其他行业都能打价格战、拼性价比。但玉石行业不行,我们只能通过开发新产品,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刺激客户消费。”就在说话的过程中,刘老板不止一次的打开柜子,取出一盘盘无法全部摆出的和田玉产品。
原来价格昂贵的雕刻精品 现在价格接近成本市场
低潮或成拐点 收藏抄底正当时
自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的收藏市场里就开始悄悄的发生变化,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少,许多市场都出现卖家比买家多的奇异景象。“潘家园这里已经算很好了,别的市场哪还有人啊?”刘老板在谈到现在的市场状况时,不禁说出这样一句话,而就在不久之前,小编也听到过同样的话——那是一位从事珠宝鉴定多年的老鉴定师发出的感叹。
“前些年玉石市场一直都很好,所以很多地方都开始搞珠宝城,许多商家也一股脑儿的扎进来。但现在,好多店铺都是在吃老本。”当说到市场低潮的原因,刘老板跟我们说道,“这次低潮,我更愿意相信是一次机会,一旦大家都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优胜劣汰是必然的,那些最后能坚持着挺过来的,肯定是被市场所认可的。”刘老板最后满怀信心的对我们说,似乎也表达出一些同行们的心声。
“对现在的商户们来讲,只要每月的流水能满足店铺开销,就已经很知足了。而对于收藏者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虽然咱们中国老百姓都讲究“买涨不买跌”,但是对于玉石行业来讲,这个价格已经是底儿了。如果藏家们足够聪明的话,应该知道现在出手抄底,性价比是最高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99% 的人都不知道:玩收藏的套路!
- 别争了:这才是未来古董文物鉴定的方向
- 从收藏家视角看中国艺术品:未来十年发展与趋势走向
- 书画艺术——当代人守住财富的“新密码”
- 3亿汝窑洗子惊世成交:一场没有硝价的文明争夺战,看懂的人都沉默了
- 一场资本与文明的合谋:艺术品市场正在悄悄改写财富游戏的底层逻辑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全民收藏的今天,古玩市场还有“漏“可捡吗?你知道怎么捡吗?
- 藏得住,才值钱:真正会涨的藏品,往往看起来不起眼
- 鉴别真假蛤蜊光:看这篇就够了!
- 未来瓷器收藏市场:哪些瓷器品类将脱颖而出?
- 成功人士为何都钟爱收藏?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有三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别争了:这才是未来古董文物鉴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