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被拆

发布日期:2016-09-13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1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建于1953年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旧址被称作“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这里曾走出过包括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在内的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中关村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实验室大楼。自打传出拆迁消息后,多位学者呼吁保护,不过昨日在轰隆的机械声中,这栋63岁的建筑开始拆除。在周边几个现代化科研大楼办公的年轻研究员闻讯,纷纷赶来拍照留念。

“科学第一楼”终被拆.jpg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

据樊洪业介绍,中关村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后选定的‘永久院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科研基地。原子能楼建于1953年,是在中关村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科学实验大楼,是中国核科学发育的摇篮,凝聚和培养了几代核科学研究人才,为研究原子弹奠定了早期的科学基础,堪称是‘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这栋五层高的建筑里走出7位包括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在内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走出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三十几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现场:老楼倒地 众人留念

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中关村北二条,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几个现代化的高楼中间,找到了“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土灰色的五层建筑外立面显得“寒酸”。整个建筑周围被近两米高的围挡围住,两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从大楼北侧动工,在轰隆的机械声中,东北一侧墙壁变为一地碎砖。对于记者的提问,工地保安及其他执勤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不知情”,并阻止记者靠近拍照。

正值午饭时间,从其他科研楼里走出的研究员纷纷驻足观看。年轻人对该楼的历史略知一二,拿出手机拍下最后“留念”。化学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生说,“虽然这楼看起来不起眼,但这里出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优秀人才。”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