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后加款对书画价值有何影响
董先生(化名)对岭南画派的“鼻祖”居巢、居廉的作品情有独钟,最近又“一掷千金”购买了几本册页,喜不胜收。然而相熟的行家告诉他,这几本册页的画都是老画,但款是新加的。原来,晚清、近代流传至今有不少海派的无款花鸟画,虽然技艺精湛,但“师出无门”而被忽略,因此往往被“有心人”加款摇身一变为名画,价格也与之前有天壤之别。后加款是书画市场中常用的作伪手段,收藏旧书画尤需注意。
“后加款”自古已有 影响真品价格
最近,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曾于2006年在拍卖会出现的一件无款书画,20万元起拍无人应价,最后流拍;而5年后这件书画却被加上名家款再度现身拍场,结果以300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尽管爆料者并没有提供证据表明后者一定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款而成的,但是行内人士对此却似乎“见怪不怪”:“后加款自古已有,不是行家当然容易中招。”
什么是“后加款”?就是在没有题款或印章说明作者的书画上添加名家的款印,以使其价值大增的书画作伪手法。明代也有不少无款书画,但是由于明代的书画存量不多,而且明代的书画已经价值不菲,所以市场上也流通不少无款的明代书画,并备受买家追捧,有的收藏者以此为练眼、捡漏的机会,认为可以在其中找到名家之作。
而不少清代特别是清末的无款书画即被用于“后加工”,令其价格翻倍。据了解,海派就留下不少晚清时的无款花鸟画,后人或者将其加上海派名家如翁小海、陆抑非等的款印,或者因为海派和当时岭南的面貌相近而加上岭南名家款,从海派变身“岭南派”推向市场,价格至少也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有市场人士认为,居巢、居廉的作品价位一直未能有大的突破,与市场上流通不少这种“后加款”作品有很大关系。
鉴别 “后加款”有“浮”在表面的感觉
收藏书画多年的吴先生告诉记者,后加款的无论是笔墨还是印油都与原作截然不同,有新的“气息”,油墨难以渗入纸绢,有“浮”在表面的感觉。他介绍,生宣是最容易辨认的材质,因为其有渗水性,所以画的笔墨有一种晕化的效果。而作品经过托裱、上浆糊后,再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化,生宣已经变“熟”,不再渗水,作假者在上面添款,款的笔墨已经不可能出现晕化,收藏者可以立辨真伪。
收藏不可一味贪大
除此之外,在书画上“动手”的方式还包括挖、割、擦、洗、刮等,或者几法并用。造假者通过各种手段将冷名头或小名头的作品,改为古代名家或同时代大书画家的作品;也有的在假画卷后加上名人的真跋,即画假跋真;还有的将一件真迹分割数件,分别与伪作拼凑,变成两幅或者多幅真假参半的作品。
吴先生建议收藏书画前一定要懂得鉴赏书画,了解相关常识:“起码把美术史看一遍,把书画相关的材料了解一下。”新手不要冒进,不要一开始就收藏古画和大名家作品:“收藏也要循序渐进,先收自己能看懂有把握的,收藏自己的资金实力能承担的藏品,收藏小件的而不要一味贪大。”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