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看看古代美人日常装饰戴什么

发布日期:2016-09-05    来源:盛世收藏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222   版权与免责声明

放眼历史,最精良的技术多用于武器,而最精美的工艺多用于女装。出版有《中国古代首饰》的孙机先生曾说,“首饰是热切的审美情趣之有控制的升华”。根据孙先生的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首饰”涵义也并不相同,“汉代曾将馆冕、镜栉、脂粉等都算作首饰,宋代又将首饰局限在‘头面’的范围内……今天习惯的说法是将妇女的发饰、耳饰、颈饰、胸饰、臂饰、指饰等统称首饰。”

首饰体量虽小,方寸之间却珠光宝气,繁复精美的工艺更是夺人心魄,皇家使用的首饰更是凝聚了不惜工本的投入与匠心。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500年的历史中,有24位皇帝曾居住于此,积累了庞大数量的器物,其中自然包括光华夺目的各种首饰。漫长的时光并未黯淡它们的光泽,而更添了几分气韵风流。

白玉镂雕凤凰坠佩.jpg

 白玉镂雕凤凰坠佩

5cm 3.5cm 0.5cm

坠佩呈片状,正面略鼓,背面稍平。双面雕工,镂雕凤凰衔草纹,刀法简洁。

宋代玉佩饰品种极多,有带饰、佩饰等多种形式。从目前发现的宋代佩玉看,属璜、环、珩、冲牙体系的古代佩玉已不再流行,而代之以鱼、花、鸟、兽、人物等坠佩。其中鸟形玉佩极多。整体采用镂雕技法,透空的比例几乎等同于留料处,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和玉质的莹润与坚实。

金镂空嵌珠石扁方.jpg

金镂空嵌珠石扁方

34.7cm 4.7cm

扁方饰镂空花叶纹,两端在镂空处分别用翠、碧玺和珍珠填嵌枝叶、花瓣及花蕊,周边嵌以珍珠,全器共镶嵌珍珠100粒,断接处包以银箍。扁方背面有“宝华13”、“华13”两方戳记。

此扁方形体轻盈剔透,颜色搭配和谐,表现了清代宫廷流行的审美情趣。

双喜字錾金扳指.jpg

双喜字錾金扳指

2.6cm 直径3cm 0.5cm

扳指里外层皆纯金质,中间夹以木质内胆。外层环绕金圈镂雕5个双喜字,均匀排列,上下边沿各饰一周回纹;内层金圈刻有“义和”、“足金”两戳记。

金镶珠石点翠簪.jpg

 金镶珠石点翠簪

24cm 最宽7.5cm

簪为金质。簪体镂空累丝,一端呈长针状,另一端作精心的装饰:錾刻加累丝五朵灵芝,构成一朵梅花形,每朵灵芝嵌一块红色碧玺。梅花形的中心部位为累丝篆书“寿”字,寿字中间嵌东珠一粒,松枝及竹叶点缀于寿字周围。灵芝、寿字、松竹上均有点翠。

此簪造型生动,累丝工艺细腻精工,纹饰寓意吉祥。

金镶九龙戏珠手镯.jpg

金镶九龙戏珠手镯一对

外径8.7cm 内径5.8cm 1.6cm

手镯为金质,圆形,以金栏划分成九格,每格中各錾一团龙,龙口衔珍珠一。手镯边沿錾刻海水纹,内壁刻有“聚华足金”戳记。

从此对手镯所刻的戳记上看应为晚清制作,做工精致,具有很强的浮雕效果。

清代晚期,由于财力不足,宫廷造办处的规模缩小,许多金器珍宝只得委托民间金店制造或购买,如“聚华”“宝华”“义和”“宝源”等民间金店,都曾为宫中制造金银器皿。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jpg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14cm 30cm 671g

钿以铁丝、纸板为架,其外缠绕以黑丝线编织成的网状纹饰,表层全部点翠。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宝石,口衔珍珠、宝石流苏。金凤下排缀9只金翟,为银镀金质,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贯串的流苏。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

钿又称钿子,是皇后、妃、嫔们平时戴的便帽。这种帽子一般用藤丝编成帽架,也有的在纸板或细铁丝上缠绕黑色丝线为胎并编成方格纹、钱纹、盘肠等形式,再用各种宝石、珍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此钿子用大珍珠50颗,二、三等珍珠几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珠光宝气,珍贵豪华,主要是在吉庆场合和传统节日时戴用的。

金镶珠翠耳坠.jpg

金镶珠翠耳坠一对

8.5cm

耳坠为流苏式,金托各嵌翡翠蝴蝶,背面有金针,用于穿耳。下坠珍珠一串,最上一颗为三等珍珠,下有金托,刻“宝源九金”戳记。珍珠串下为茄形翡翠坠角,以荷花纹粉碧玺为托,两侧嵌珍珠。

从戳记可知此耳坠为清代民间珠宝店所制。

金累丝九凤钿口.jpg

 金累丝九凤钿口

14.5cm 47.5g

钿口长形,稍有弯弧度。金累丝九凤,凤头顶大珍珠各一,口衔流苏,流苏的构成有7颗珍珠,中间缀有碧玺、珊瑚、青金石等各色料石及坠角。

钿口是清代后妃戴用的冠帽——钿子口沿上的装饰物,其纹饰多样。后妃多用凤纹钿口,有九凤、七凤、五凤等。九凤钿口为皇太后、皇后所戴用。

金嵌珠宝圆花.jpg

 金嵌珠宝圆花

直径7cm

此花为圆形,金质底托上镶嵌珠宝。中心为一颗大块的祖母绿宝石,外围嵌两圈小颗的祖母绿与红宝石,每圈各15粒,宝石皆随形。最外嵌一圈珍珠,共16粒,且外围皆有可系缀的套环。

圆花中心及外圈宝石中所选用的祖母绿宝石号称“绿宝石之王”,它晶莹通透,碧如新柳,肉眼可见祖母绿宝石内部天然生成的包裹体,这些俗称“蝉翼”的绵绺纹等天然杂质是其他宝石所少有的,更是人工制品所不能的,丝毫不影响其本身的价值,也为鉴别其真伪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种圆花为古代妇女头上的饰品。

翠嵌珠宝蜂纹耳环.jpg

翠嵌珠宝蜂纹耳环一对

2.7cm 0.6cm

耳环翠玉质地,半圆形,一半为绿色,一半为白色,绿白分明。绿色一端部有铜镀金质蜜蜂及长弯针,蜜蜂腹嵌粉红色碧玺,翅膀由两组米珠组成,余皆点翠,两根长须之须端各有珍珠一粒。

耳环是清代宫廷中皇后、妃嫔们耳部的装饰品。此对耳环设计精巧,配色讲究,采用蜜蜂造型尤显活泼。

金镶青金石金约.jpg

清宫旧藏 金镶青金石金约

外径21.50cm 内径18.60cm 最厚1.20cm

金约是清代后妃的头饰之一,在戴朝冠时需先戴金约,用以束发。金约由金箍和后部垂缀的串珠两部分组成,金箍的节数和串珠的行数多少,反映了后妃等级地位的高低。皇太后、皇后的金约为镂金云十三,串珠五行二就;皇贵妃、贵妃为镂金云十二,串珠三行三就;妃为镂金云十一,串珠三行三就;嫔为镂金云八,串珠三行三就。

此金约为清代嫔使用,串珠已缺失,仅余金箍。金箍由八节金托组成,金托上下两缘饰累丝云纹,每节中间嵌青金石。各节间用梅花形金铆钉相连,外有累丝金云,金云中间嵌东珠一颗。附黄条,其上墨书“金镶催生石头箍一围,嵌无光东珠八颗,共重六两”,催生石即青金石。

银鎏金累丝嵌珠石指甲套.jpg

清宫旧藏 银鎏金累丝嵌珠石指甲套

9cm 底部外径1.40cm 内径1.10cm 顶部0.50cm

指甲套为银鎏金,通体采用累丝工艺,并以点翠装饰蝙蝠图案和“寿”字图案。蝙蝠上嵌红色宝石一粒,“寿”字上镶珍珠一颗。

清代贵族女子有留长指甲的风习,因此,清代常用金银作成指甲套,也有铜镀金累丝、铜镀金镂空等形式的指甲套。此指甲套以累丝工艺做成古钱纹,制作细致,为清代后妃所用。

珍珠.jpg

 珍珠

最大径均约为3.2cm

珍珠共三颗,均为超大异型海水珍珠,虹彩光泽。

珍珠为贝类所生,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一般为白色,久用易变黄,故有“人老珠黄”之喻。海水珠大颗粒较多,但不如淡水珠圆。珍珠主要产于波斯湾和中国等地。我国海水珠主产于南海,历史上著名的有合浦珠。

染骨镶石领约.jpg

 染骨镶石领约

18cm 19cm

领约即项圈,是清代妇女用于颈间的饰品。此领约圆形,质地为铜镀金,圈上嵌八块染骨,染骨间点翠“寿”字,每个“寿”字上饰珍珠一颗。系金黄色绦带。领约在大的典礼活动穿礼服时必须佩挂。这件应是清代皇贵妃所用。

蝶点翠头面.jpg

 蝶点翠头面

29cm 14.5cm

清宫后妃着吉服时,头上需戴钿子,头面则是钿子顶的装饰物。

这件头面通体为点翠工艺制成,先在地子上镂雕出六角菱花纹,再施点翠工艺,并将点翠的梅花、蝴蝶贴在菱花上。梅花的花蕊用金色缉线和料珠制成,蝴蝶的触须为捻金线制成。头面的配色素雅不失华丽,用料简单不失精美。此件既可装在钿顶上佩戴,也可以在上面另装饰更华美的钿花。

翠佛手佩.jpg

 翠佛手佩

通长10cm 佩长4.5cm 佩宽3cm

佛手佩以质地上乘的整块翠做成,碧绿的色度,点缀粉色的碧玺珠,将小巧玲珑的翠佩衬映得更加精致。佛手因“佛”与“福”的谐音,被当作吉祥物,常与桃及石榴等图案一同出现,并被称为“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之意。

佩,男用系于腰间,女用挂于胸前。这件应是清代后妃所用。

铜镀金刻花镶玛瑙委角形粉盒.jpg

清中期 清宫旧藏 铜镀金刻花镶玛瑙委角形粉盒

7cm 5.3cm

粉盒形似如意头,前启盖,上下各嵌欧洲彩石一块。石呈褐色,间晕白色,花纹美丽清晰,光亮平滑。盒周围刻欧洲流行的贝壳卷叶花纹。这种纹饰常用于广东器物上,极具地方特点。为清代宫廷皇室盛香粉或鼻烟所用。

银铤串珠花枝.jpg

清宫旧藏 银铤串珠花枝

13.7cm

头簪花枝以铜镀金盘丝为骨架,其上串结珍珠,每根铜镀金丝上依次间隔排列珍珠5颗。花枝错落有致地固定于银铤之上,以绿色丝线固定,局部缠绕粉红色丝线。

此头花式样简朴,簪铤因配合插戴而人为弯曲。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盛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