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汉之美——少数民族的玉文化
中国的玉文化异彩纷呈,在我国古代大宋王朝周边地区,先后雄起了几个非汉族的政权,其中,北方草原地带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和蒙古族建立的元,不仅骁勇善战,让大宋俯首称臣,而且其异彩纷呈的玉文化,也丝毫不逊色于大宋。
辽统治的中心,位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考古工作者迄今在此发现了60余处出土玉器的辽代墓葬、塔基和窖藏遗址,出土辽代玉器约400件(组),2000余件。其中,内蒙古奈曼旗发现的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是出土玉器最为丰富的契丹皇族墓葬。而金代玉器的考古资料,主要发现于女真族龙兴之地的黑龙江、吉林,以及迁都中都后的北京地区。
契丹与女真,都是马背上成就功业的民族,其玉文化,除了受到中原与西域的影响外,也各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以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代玉器为例,既有马背民族必不可少的服饰装束以及马具上的装饰玉器,如镶玉银胸带、镶玉银马络、镶玉银蹀躞带等;也有游牧渔猎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和装备,如玉柄银锥、玉柄银刀、玉臂鞴等;又有体现草原风物的各类组合型玉佩饰,如肖生佩、双鱼佩、螺形佩、交颈鸳鸯佩、鸿雁佩等;还有反映佛教信仰的摩羯玉佩等,与唐宋汉族地区的玉器存在明显不同。此外,契丹族还喜好色彩亮丽的玛瑙、琥珀、水晶制品,也是有别于唐宋玉器的现象。
金代玉器的草原情趣比之辽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草原民族独有的春秋两季渔猎(“春捺钵”、“秋捺钵”)为题材的“春水玉”与“秋山玉”,成为金代玉器的重要主题,它们虽然以水草禽鸟、山林群兽为表现题材,但与宋代文人气息的花鸟题材玉雕,大相径庭。
不过,金代与大宋间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体现在玉器上,也时有难分彼此的纠结,如乌古伦窝伦墓出土的玉龟游佩,便与四川广汉宋代窖藏出土的玉龟游佩极其相似,而长沟峪墓出土的双鹤佩、折枝花佩、缠枝竹节佩等玉器,题材内容充满了文人画的旨趣,以致许多学者认为它们是北宋玉器,或是被女真族掳掠去的汉族玉工所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从2025年书画春拍看艺术品市场风向
- 资产新风口!谁掌握艺术品资产,谁就掌控金融与证券未来
- 未来艺术品收藏趋势如何,一起看看数据分析!
- 玩古陶瓷:眼界不要局限,一眼辨真假才是真功夫!
- 不懂收藏的人,被称为“隐形贫困”人口!
- 中国文物最大的危机:不是流失海外,而是......
- 争议:鸡心罐到底是文房器还是酒器?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三代之后,你留给子孙的绝不是银行卡数字:古玩暗藏的家族金矿永不塌方
- 未来几年:哪些艺术品最具备投资价值?
- 老行家神预言:未来爆火的热门藏品,竟可能是这些!
- 古玩艺术品是永恒的财富:谁拥有谁就富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弘仁元“借”科技之翼,打造艺术品收藏共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