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礼记·聘义》一文中记载了孔子的优秀学生子贡和孔子关于论玉的一段问答。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孔子在其中泛泛而谈了玉有十一种美德,这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论述。玉被孔子喻为道德人文修养的象征,提升到精神层面上的理想化标准,玉从此具有了人格化的美喻。
玉雕艺术
玉被用作“君子修美”,是从自然美走向理想美的美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赋予玉文化以新的内涵。孔子论玉不是一般的说教,或故弄玄虚,而应看作美学教育的崭新形式。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其美学观也对后人也有着深刻影响。
此所谓,君子的品质有“似玉”之美,是因为玉具有的“文”和“质”的内在统一。对此,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贡也作了论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由此,可以认为“文质彬彬”所指形式和内容的相和谐与统一。可理解为,“文”是礼乐修养可视的外在之美;“质”是对仁义道德可感的内心之真善美。李泽厚先生对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心理结构的历史地位评价说:“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
玉雕艺术的思想性从神的时代走向了理想化和人格化,这是玉文化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孔子赞玉的美学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对后来玉文化及艺术形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与子贡师生间又有一段对话。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段对话的意思是:子贡说:“《诗》上说,‘(君子的自我修养)要像加工玉器一样通过切磋琢磨方能成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我已经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知道‘好礼者也’了)。”孔子认为“礼”光有外表美是不够的,只有雕琢后才能“文以见乎质”,这体现了“圣人知礼”的美学思想和表里一致的美的艺术形式。
孔子论玉的见解还有不少,这里仅举一二例,是想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研究玉的内在美和雕刻美的两者关系,为当代玉雕创作又能提供怎样的参考价值呢?
在玉文化长河中激起浪花的绚丽时代,一波接着一波,当代盛世,玉雕艺术光耀夺目,玉文化的传承也将今胜昔。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从2025年书画春拍看艺术品市场风向
- 资产新风口!谁掌握艺术品资产,谁就掌控金融与证券未来
- 未来艺术品收藏趋势如何,一起看看数据分析!
- 玩古陶瓷:眼界不要局限,一眼辨真假才是真功夫!
- 不懂收藏的人,被称为“隐形贫困”人口!
- 中国文物最大的危机:不是流失海外,而是......
- 争议:鸡心罐到底是文房器还是酒器?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三代之后,你留给子孙的绝不是银行卡数字:古玩暗藏的家族金矿永不塌方
- 未来几年:哪些艺术品最具备投资价值?
- 老行家神预言:未来爆火的热门藏品,竟可能是这些!
- 古玩艺术品是永恒的财富:谁拥有谁就富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弘仁元“借”科技之翼,打造艺术品收藏共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