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青龙剑

青龙门青龙剑  

(1)唐代名剑。唐.殷成式《酉阳杂俎》:「唐开元中,河西骑将宋青春每阵,常运剑大呼,……吐蕃曰:『尝见青龙突阵而来,兵刃所及,若叩铜铁,谓为神助将军也。」

  (2)青龙门的青龙剑具有较强的刚实勇猛风格,然而又不是那种“硬拼硬进”,而是刚柔相济、剑法运用自如,身法轻快敏捷,舞起剑来潇洒飘逸,走起的身形步法韵律有致,既好看,又实用,这就是人多武术爱好者青睐青龙门青龙剑的主要原因。

史书记载

  唐·.殷成式《酉阳杂俎》:“唐开元中,河西骑将宋青春每阵,常运剑大呼,……吐蕃曰:‘尝见青龙突阵而来,兵刃所及,若叩铜铁,谓为神助将军也。”

李嗣凤青龙剑

  此剑质地为铁、木,颜色呈灰黑色的青龙剑,长条形,两面刃。长74厘米,宽3厘米。剑柄上有一块圆形铁皮护圈。剑鞘由两片硬木合成,五组铜片圈固定,铜片上的纹饰各异,靠护手圈内一组的铜片圈两侧各有一条青龙,故称青龙剑。此剑原为王佐所用。1928年春,井冈山罗浮乡成立工农暴动队时,王佐将此剑赠给该暴动队副队长兼军事教官李嗣凤。它是王佐戌马生涯的历史见证,同时也说明王佐与井冈山地方革命武装领导人的深厚友谊。
  王佐,江西井冈山人。早年投身绿林,走上武装反抗豪绅地主的道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将所部改编为农民自卫军。1927年10月,他迎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并主动接受共产党对他及其所部的团结改造,并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红四军成立时,任三十二团副团长;同年7月,任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在1928年5月和10月,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特委委员以及红四军军委委员,后任红军纵队司令,1930年牺牲于永新县城。
  李嗣凤,又名李昆俚,江西井冈山罗浮人,早年参加广东国民革命军当战士,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到井冈山务农,1928年初开始井冈山斗争,任井冈山罗浮乡工农暴动队副队长兼军事教官时,王佐将这把自己正在使用的青龙剑赠给了他。
  1930年以后,拿山保卫团团总尹豪民得知李嗣凤当过暴动队长并藏有武器,曾多次带兵捉拿他。李嗣凤将此剑藏在自家房屋的屋檐板里,逃往他乡。1958年李嗣凤病重期间,告诉他儿子李井生说屋檐板里藏有王佐当年送的一把剑,并嘱他要好好保存,留着给子孙们看看。1983年李井生修缮房子时,将此剑取出。此后,李井生的儿子李云仔经常用此剑练功玩弄。
  1984年7月,罗浮下茅坪村的尹传家对井冈山市委党史征集办公室的李春祥说,罗浮坑尾村李昆俚家还保存有王佐用过的一把青龙指挥刀。同年10月,李春祥到坑尾村找到李嗣凤的儿子李井生,李井生将此剑捐赠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
  1990年4月,江西省博物馆研究员李科友、彭丁秀鉴定此剑为一级藏品;1994年5月,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阮家新、万冈等5人再次确认此剑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上一篇:玉柄龙
    下一篇:疥痨宾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