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天王俑
【名称】:唐三彩天王俑
【类别】:陶器、唐三彩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18cm。 天王俑头顶置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眼圆睁,张嘴露齿。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1] 文化背景
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 天王俑一般成对随葬,多置于墓门两侧,起镇恶驱邪的作用,以保护墓主的尸首、财物及灵魂不受侵扰。所以天王俑皆作武士装扮,身材魁梧,头戴盔冠,身穿铠甲,但也未能掩饰住其发达肌肉。 天王佣一般都脚踩夜叉。夜叉为梵文译音。亦译作“野叉”、“药叉”、“阅叉”、“夜乞叉”等。佛经中指一种恶鬼,列为天龙八部神众之一,在民间夜叉是阴间独有的鬼怪生物。 古代对死者在冥间的生活真是关照有加,人们除为其预备在阴间所需的一切物质外,还对其生命财产安全给予充分保证,所以自战国时就流行镇墓兽随葬。北朝、隋及初唐时,盛行以甲胄装束的镇墓兽和武士俑各一对随葬,可谓是为死者的生命财产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 长沙咸嘉湖唐墓出土镇墓兽及武士俑各一对,就是青瓷镇墓俑及武士俑的代表作。后来二者合而为一,由天王俑取代。天王俑源于佛教中统领一方的护法神,习惯被置于寺院门前或者佛像前等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佛法护卫神逐渐失去原来的姿容和身份,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其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佛教领域,成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天王俑既能降魔伏妖、守护佛法,也能驱鬼避邪、保护墓主安宁。因此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佛法无边,有天王俑的保护,死者可保万无一失。

简介
高118cm。 天王俑头顶置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眼圆睁,张嘴露齿。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1] 文化背景
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 天王俑一般成对随葬,多置于墓门两侧,起镇恶驱邪的作用,以保护墓主的尸首、财物及灵魂不受侵扰。所以天王俑皆作武士装扮,身材魁梧,头戴盔冠,身穿铠甲,但也未能掩饰住其发达肌肉。 天王佣一般都脚踩夜叉。夜叉为梵文译音。亦译作“野叉”、“药叉”、“阅叉”、“夜乞叉”等。佛经中指一种恶鬼,列为天龙八部神众之一,在民间夜叉是阴间独有的鬼怪生物。 古代对死者在冥间的生活真是关照有加,人们除为其预备在阴间所需的一切物质外,还对其生命财产安全给予充分保证,所以自战国时就流行镇墓兽随葬。北朝、隋及初唐时,盛行以甲胄装束的镇墓兽和武士俑各一对随葬,可谓是为死者的生命财产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 长沙咸嘉湖唐墓出土镇墓兽及武士俑各一对,就是青瓷镇墓俑及武士俑的代表作。后来二者合而为一,由天王俑取代。天王俑源于佛教中统领一方的护法神,习惯被置于寺院门前或者佛像前等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佛法护卫神逐渐失去原来的姿容和身份,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其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佛教领域,成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天王俑既能降魔伏妖、守护佛法,也能驱鬼避邪、保护墓主安宁。因此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佛法无边,有天王俑的保护,死者可保万无一失。 上一篇:唐三彩
下一篇:唐巩义窑三彩双系罐
推荐图文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