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青花瓷鉴定

断定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各历史时期陶瓷烧制的时间、地区、窑口、窑系及辨明真伪的工作。鉴定陶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鉴定工作者凭实践中获得的鉴别能力,吸取前辈经验,参考文献与图像来进行鉴定的传统方法;另一种是科技工作者运用分析、化验、测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以目测为主要手段。考古发掘出的陶瓷,要对地层、墓葬形式、葬式和同出土的其它实物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已有科学定论的遗址、窑址、墓葬出土的陶瓷进行器物排队和分析比较,同时参考考古发掘报告和专门著作后作出判断。鉴定传世陶瓷,首先要吸收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成果,选择有可靠地层、年代的文化遗址、窑炉遗址、墓葬出土的陶或瓷器(包括标本、残器)作标准器,也可用经过验证的陶瓷器作标准器,与需作鉴定的陶瓷的胎质、 器形、 装饰、成型工艺、装烧、釉彩、纹片、纹样、铭款,乃至手感轻重、敲击音响等各方面,作综合的观察和验证,有时还需参阅鉴定陶瓷专着、考古学著作、 陶瓷史、历代纪年史、 地方志和笔记杂着、图录图片等资料。
  鉴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需首先了解我国各地区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及出土陶器的胎质、成型工艺、窑炉装烧、器形装饰等特点。如黄河流域早期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陶器为手制,以椭圆形波弧纹深腹盂为典型;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泥条盘筑、慢轮修坯成型,外表彩绘,以彩饰盆罐和尖底水瓶为典型;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陶器为手制的夹炭黑陶,以三足器为典型; 山东、 苏北一带大汶口文化和其继承者龙山文化,制陶由慢轮修坯到快轮拉坯成型,陶器匀薄规整。典型器如大汶口的白陶和龙山文化的蛋皮黑陶杯、罐。此时期窑炉为升焰型,温度不高,陶器因受热不匀出现生烧和窑裂,废品率高。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陶器渐为铜、漆、瓷器取代,除特制大型器和建筑材料外,实用价值渐居次要地位。各时期陶器的器形与装饰,均受其他器物影响,尤其是瓷器。
  鉴定瓷器与鉴定陶器一样,鉴定工作者必须熟悉各地区、各窑口或窑系瓷器的胎、釉、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如磁州窑白地绘黑彩,耀州窑刻划花,定窑印花,德化窑瓷塑。同时又不可忽视因技术交流、相互摹仿和时代艺术风格诸因素,造成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瓷器在器形、纹饰、釉彩等方面出现的相同和相近之处,如宋元之际形成的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龙泉窑系。另外还应注意到铜器、 漆木器、金属器以及绘画、 雕塑、织绣,对陶瓷的器形、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影响。
  瓷器的精与粗,取决原料和对原料的加工,也因成型工艺及窑炉焙烧诸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南宋官窑瓷因瓷土含铁量高,便出现“紫口铁足”。明曹昭的《格古要论》说定窑瓷“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明永乐时的脱胎瓷,因瓷土质优,淘炼工细,坯体旋削技术高,窑炉温度和还原气氛适宜而萤白如蛋皮。因此观察胎质的精与粗及其变化,是鉴定工作的一个方面。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或窑系烧制的瓷器,大体符合器形演变的规律。琢器类的瓶、壶、罐由低矮向挺拔发展,如鸡头壶:西晋时小头短颈、鼓腹平底;东晋则鸡冠、壶身加高,颈部加长,出现鸡尾形执柄;南朝冠与身更高,颈部较前更长,执柄高过壶口;隋代则鸡首昂起,挺胸作打鸣状,身更瘦长,柄端有龙形贴饰。圆器类碗、碟、盘的足部,由实饼向假圈足、再向经过抠旋的圈足演变。因此,分析瓷器器足的高、 低、 深、浅、撇、敛、施釉情况,掌握器形的演变规律,是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
  装烧方法不同,瓷器上留下的痕迹明显不同,如汝窑瓷因底部满釉支烧,留下细小的芝麻挣钉痕;定窑碗、碟因覆烧而芒口;叠烧的瓷器,则内底有支垫痕及刮釉涩圈。装烧方法留下的痕迹,是瓷器鉴定时不可忽略的佐证。
  瓷釉的色也是由单一逐渐发展成多色的,如汝、官、哥釉出现的“鱼子”、“百圾碎”、“金丝铁线”;钧釉的 “蚯蚓走泥”。 瓷釉产生的窑变如钧窑的玫瑰斑、黑釉出现的“曜变”、“兔毫”、“油滴”等,鉴定时则须了解其成因,观察其特点。
  瓷彩主要为釉上釉下两种。釉上彩,如三彩、五彩、珐琅彩、粉彩;釉下彩如褐彩、青花、釉里红。斗彩为釉上下彩的结合。要掌握彩的出现和演变,了解不同时代的特点。以青花为例,因钴料产地不同,青花呈色出现差异,元代到明初永乐、宣德间,主要用进口钴料“苏泥勃青”,青花呈色靛蓝,出现的铁锈斑痕和晕散现象,后世最难仿学。明成化时用乐平陂塘青料,青花颜色淡雅柔和。正德时用瑞州石子青料,青花蓝中泛灰。嘉靖万历年间,将瑞州石子青与云南回青料配合使用,青花呈色深浓,蓝中泛紫。清康熙时,使用淘炼极为纯净的云南珠明料,青花纯蓝幽菁,能分出许多浓淡色阶,被誉为“青花五彩”。了解釉彩出现的时间和发展变化以及其物理化学机理,是鉴定工作不可少的内容。
  明以前瓷器,极少数有铭记与款识。明以后出现常见的纪年款、家堂款、吉语佳言款等款识,书款位置多在器底或器口沿。明代纪年款有“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的特点。鉴定瓷器,铭纪与款识是重要的依凭,明清瓷更是如此。
  明清时期,瓷器的器形、釉彩、装饰均比以往丰富。制成的瓷器大多流传于世,仿古摹旧赝品也混杂其中,鉴定工作者对每个朝代瓷器的口、颈、肩、腹、系、足和釉、彩、纹样的细小变化,都要熟悉。对待赝品,本着知真辨伪的原则,须了解作伪的手段和时间,也可用典型的赝品,当辨明真假的标准器。
  以上目测手段鉴定陶瓷,有只可意会不易言传的特点,要求鉴定工作者在接受行家里手口传身授经验的同时,必须要亲自实践,要脑、手、眼并用,去认识和接触陶瓷。接触的陶瓷越多,积累的鉴定知识越丰富,鉴定能力也越强。
  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技工作者逐渐使用现代科技方法鉴定陶瓷,如用碳14测定法和热释光检定法测定陶瓷的时代;用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检定陶瓷的质地和结构;用制陶瓷的模拟实验,断定烧制温度等等。
  我国古陶瓷源远流长,不仅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而且工艺精湛,文化、科技内涵丰富。因此,它有着极高价值。正因如此,一些不法者在疯狂盗掘、走私古陶瓷的同时,还大量仿制历代名瓷、烧制伪赝品。由于不法者在仿制过程中借用高科技手段,使一些高仿赝品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对此,如何准确地、无损伤地鉴别它们是仿制品、出土品、传世品,以维护国家和个人利益,打击不法行为,已迫在眉睫。
  已往,传统的陶瓷鉴定方法,多是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纹饰、器型、釉色、胎体、款识等方面来鉴别、判断,而若对古陶瓷的色釉、胎体成分进行分析,对其烧成温度、烧制氛围进行测试,大都会对古陶瓷器物造成损伤。面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仿瓷,传统的陶瓷鉴定方法显然已力不从心了。再者,传统鉴定方法,无法确定胎、釉成分;对器形、釉彩,甚至纹饰的叙述均无量化标准。从这几方面看,建立科学的古陶瓷鉴定体系已势在必行。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正如著名陶瓷鉴定家耿宝昌先生在研讨时所言:现在有些造假者,手中有标本,甚至整器,做起假来很可乱真。如果不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去检测,则很难识别他们。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古陶瓷鉴定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目鉴”方法与“科鉴”方法相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汪庆正先生对此也深有感触,他以自己的亲自经历,来告诫大家,在文物鉴定上,谁要是说“百分之百地正确,永远不会出差错,那是吹牛!”在古陶瓷鉴定上更是如此,“我们有前车之鉴呀!”尤其是现在,如果不使传统的鉴定方法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不建立起古陶科技鉴定体系来,那么,“弘扬祖国陶瓷文化,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大话。”
    下一篇:青花瓷特点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