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漫话中医处方与文房四宝

  传统中医的处方向来以工整严谨著称,老中医尤其如此。历代中医前贤、当代名老中医的处方往往每张都既有临床价值,又堪称书法精品。明末清初的傅山就是中医药界熟知的医学家和书画名家。当代中医药专家如叶桔泉、吕炳奎、姜春华、董建华、王乐、干祖望、邓铁涛、周仲瑛、焦树德教授等诸位前辈老师都善书法或兼擅书画。中国科学院原学部委员叶桔泉教授在1987年92岁时曾为笔者写条幅“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笔力遒劲,工整中见奇崛。并另在函中作注告诫笔者,不可因为此联尽人皆知而稍有懈怠。笔者虽毫无书法天赋,但自此每以叶师训诫而警惕自砺,书写病案,临证处方,必一笔一划,务求清晰可认。


  由于传统中医处方与西医处方不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前的处方多以毛笔书写,往往还附有脉案。读处方既可以学习、揣摩医者临证思路和遣方用药的特点,又可以欣赏其书法。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必烈老师,把他在文革前后,搜集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芜湖名医滕柏华等先生处方,精裱后郑重赠与笔者留存。


  观前辈医家笔迹各异,而书写认真则一,每每展读,如见其人。笔迹多为行书,此因临证繁忙所然。曾询问多位老中医临证用毛笔之所喜,大多喜用狼毫或兼毫。原因是此类笔较有弹性,用以书写脉案与处方的行楷适宜,既不失规整,病家、药店又易于辨识。


  一、笔


  说起毛笔,笔者以其原产地为所居宣州而自豪。据韩愈《毛颖传》记载,战国时秦将蒙恬伐楚,途经中山(据《元和郡县志》载,即今安徽宣城、泾县一带),得到毛纯质佳的兔毫,制出第一批有颖善书的秦笔,是为宣笔祖先。早在东晋时,宣州陈氏制笔已很有名,至唐代,诸葛氏以制笔精良而数代名于世。得诸葛笔者,率为珍玩。宣州紫毫笔从唐代之后一直奉为“贡品”,极受历代书画名家仰慕和追求。晋书圣王羲之、唐书法家柳公权都曾为求宣笔而写“求笔贴”。大诗人白居易赞紫毫笔赋诗曰:“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又咏到:“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宋代欧阳修赞宣笔:“软硬适入手,百管不差一”。大书法家黄庭坚在友人赠宣笔后,拍案叫绝,称“千金求买市中无”。宋绍圣三年,苏轼路过泾县水西时,买笔数管并挥毫试笔,赞道“墨水相符,纷然欲散”。南宋后,战乱频繁,笔工四处流散,元代湖笔崛起浙江,宣笔显赫地位遂为湖笔代替。当代宣笔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再度崛起,已有包括“梦笔生花”、“莲蓬斗笔”等400多品种。林散之先生赞宣笔:“制笔有妙理,惟宣笔厂得之”,并吟诗句“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家”。刘海粟先生题赞曰:“宣笔纵横,蝉蜕龙变”,并特造“莲蓬斗笔”、“古法胎毫”,并允署刻“刘海粟选毫”,以资鼓励。吴作人先生题“运毫如剑”,黄胄先生题“刚柔得中”,均从各自角度说出宣笔妙处。宣笔制作后起之秀王光华先生所制子母莲蓬斗笔、胎毫笔被国画大师李可染誉为宣笔精品而挥毫写下“天道酬勤”相赠。


  二、纸


  造化的确是垂青有心之人,酬谢勤勉之士。常用于书画、包括书写中医处方的宣纸,就是被无意中发现的。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献纸尤为精美。到南唐时,后主李煜监制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可谓是宣纸中之精品。宋代大画家李伯时,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欧阳修曾经用这种低吸墨的澄心堂宣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吟道:“把玩惊喜心徘徊”。澄心堂纸在唐宋时期名贵难求的程度,由此可以想见。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考证。在宣纸产地安徽宣城泾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机遇总是赐予坚持不懈的人。一天,孔丹来到当年蒙恬发现用于制笔兔毛的泾县,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大树横卧溪上,枝叶倒伏在山涧水中,由于树皮被流水终年浸泡冲洗,已形成丝网状,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如丝绵一样柔软牢韧。孔丹不识树名,向百十步外一处茅屋中老奶奶请教。老奶奶笑着让他问自己孙女檀姑,檀姑因出生在山边清水潭畔老檀树倒伏溪中那年而得名。檀姑长成似有所待,待得孔丹来,二人结为连理,夫唱妇随。共同辛苦采集青檀树皮、燎草,一起浸润、日晒、雨淋、揉制、蒸煮……,在老奶奶和檀姑的帮助下,孔丹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造出绵白柔韧的纸张,这就是后来的宣纸。今天驱车205国道,途经泾县时,常可看见山坡上有大块裸露山体,往往误以为当地绿化不佳,其实此为宣纸原料日晒夜露之晒场。还有一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皖南太平县迁徙泾县小岭避难,见峡谷檀肥水清,遂取为造纸原料,造出可书可画、千年不蛀之纸,世代相传。笔者窃以为后者更为可信。制造宣纸至今纯手工操作,需十八道工序,一百六十多个操作步骤,工艺繁难。传世宣纸品种多达六十余种,规格各异。如今著名的“红星牌”宣纸、“汪六吉”宣纸享誉海内外,为中外书画家和广大中医药学者所喜爱。


  三、墨


  有笔有纸,还要有墨有砚。笔墨纸砚似乎都钟情于皖南。


  被人们誉为“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的徽墨,产于皖南屯溪、歙县、绩溪、旌德等地,这些地方古属徽州府管辖,故称徽墨。徽墨色泽黑润,舔纸不胶,入纸匀润,香味浓郁,宜书宜画。书画家公认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驰名中外。 用徽墨书写或绘画,墨色至今似漆有光,经久不变,故人们称赞徽墨为“千秋光”。历代医家以徽墨记载的病案、处方得以长久保存,成为保存至今的医史文献。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产于晚唐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末战乱,河北易州墨工奚超带儿子廷来歙地,见黄山脚下遍地古松,遂以松烟研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不但委任廷为墨务官,还赐其全家以“国姓”,从此李墨风靡天下,至宋宣和年间竟至出现“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盛况。自宋至明清,歙县因徽州府治于此,故为制墨业的集散地,先后涌现出大批能工巧匠。由于墨之元素为稳定的碳,所以可历千年而不变。清代传世之墨的制墨名家有程凤池、曹定远、程正路、王丽文、朱一涵、叶公侣等人,他们制的墨成为收藏珍品。徽墨有漆烟、油烟、全烟、松烟、净烟、咸胶、加香等品种。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几十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墨色能分出浓淡层次、似漆有光、研磨无声,落纸渗透性强,能防止虫蛀。由著名的书画家和能工巧匠合作,将名人书画雕在墨模上,制成的徽墨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品位,成为特种工艺品。明代,徽墨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清代康熙年间,徽州形成了“胡开文”、“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墨庄。以后“曹素功”外迁上海,二汪墨庄淡出,而“胡开文”墨庄却兴旺发达,以质地优良,物美价廉,在徽墨中独占鳌头。“胡开文”生产的“苍佩室”徽墨被清王朝选为“贡品”,年年向朝廷进贡,从此徽墨声誉更高。“胡开文”墨不仅盛销国内,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有赞:“一丸佳制有余馨,歙墨从来举世尊。”产于宣城市旌德县的“五宝药墨”,以其独特的药效成为墨中一绝。


  四、砚


  砚文化更是为文人雅士所津津乐道。像中医中药唇齿相依一样,文房四宝,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砚与笔、墨、纸一样,既是大自然的赐予,又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先人们发现了砚石,并制作出品类繁多,形制各异,美不胜收的砚台,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认著名的砚有歙砚、端砚、洮砚、澄泥砚。此外,有汉瓦砚、苴却砚、松花砚、易水砚、红丝砚、徐公砚、紫金砚、砣矶砚、贺兰砚、天坛砚、金星砚、金音石砚和瓷砚、以及产于苏州灵岩山一带的天然澄泥砚等。此外,还有金属砚(多为铜砚、铁砚)、木砚、漆砂砚等特殊材质的砚。安徽省文史馆资深馆员、书法家、砚石学专家季汉章先生是笔者的砚石学老师。他撰写的《砚海初探》在台湾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他告诉笔者,常见砚台按质料分,基本可分两大类,石砚与陶瓷砚。前者占砚的大多数,采自天然石料,端砚、歙砚、洮砚、苴却砚、松花砚、红丝砚、及玉石砚皆此类。后者用泥烧制,较著名的有汉代未央宫瓦制成的汉瓦砚、黄河澄泥烧制的澄泥砚、江苏宜兴陶砚和江西景德镇瓷砚。从形制而论,宋元以前的砚造型朴拙,以能磨墨、能舔笔写字不伤毫就算好砚。之后,能工巧匠对砚精雕细刻,使其既好用,又有观赏价值。及至清代,制砚刻工之佳渐至登峰造极,有的成为传世艺术品。


  石砚中最为著名的是端砚与歙砚。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郊的端溪。肇庆是古时端州的治所,端砚因此得名。端砚约在唐武德年间问世,其石质纯净而细腻,滋润而坚实,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易结冰的特点。其砚石产于肇庆东部的烂柯山和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和宋坑之砚石为最佳。砚石多呈青紫色、猪肝色、天青色,其上有凤眼、鸲鹆眼者属上品,而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最为难得。佳品者,其上又多伴有鱼脑冻、蕉叶白、胭脂晕、青花、火捺、冰纹、马尾纹、金线纹等石品,或单一呈现,或兼而有之,组合成一幅幅瑰丽多彩的画图。笔者用于作笔舔的一方素面小端砚虽无任何雕琢,但其天然石眼奇特鲜活,且居砚面之中,命名曰:“后羿射日”,笔者常置案头,以毋忘中医补偏救弊、无过不及之意。


  《端溪砚史》称端砚的特点是:“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寞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握之既久,掌中水滋,盖笔阵图所谓生津耀墨,无价之奇材者也。” 无怪乎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其样式早先取其实用,自中唐至宋乃至明清,加工日趋花色繁多,除各种砚形样式外,雕饰山水、人物、花鸟、虫兽各种图纹,端砚逐渐发展成为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案头工艺品。


  无独有偶。与端砚相伯仲的是歙砚,两者各有千秋。甚至有喜好歙砚的学者称歙砚超过端砚,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砚谱”中就曾说“龙尾歙砚远出端溪上”。一千多年来,一直有许多学者专家研究歙砚,如柳公权的《论砚》、欧阳修的《砚谱》、高放翁的《砚评》、米芾的《砚史》、唐积的《婺源砚图说》、洪景伯的《歙砚谱》、《辨歙石说》、江贞和叶天球先后所作《歙砚志》、徐毅的《歙砚辑考》、汪扶晨的《龙尾石辨》等。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 “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闻天下。尤其是南唐中主李Z、后主李煜父子精于翰墨,喜爱歙砚,称“澄心堂纸,李廷墨,歙砚为天下冠”,从此歙砚更名声大噪。歙砚多取石于歙州龙尾山(今江西婺源境内),按天然纹理,主要分为金星、金晕、眉纹、罗纹、玉带、水波等诸种。其石质坚韧、细如肌肤、发墨如油、纹理清淅、不损笔锋。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视歙砚为珍宝,如宋代书法家蔡襄认为歙砚价值连城,他在一诗中说“玉质纯苍理致精,锋?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大书法家米芾在“砚史”中对歙砚的特点作了高度概括:“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墨水于纸,鲜艳夺目,数十年后,光泽如初。”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砚山行”中则对歙砚倍加赞扬“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歙砚除砚石质地绝美外,歙砚的珍奇之处还表现在雕饰上具有典型的徽雕风格,既可案头使用,又能收藏欣赏。元明两代,大约五百年内,没有开掘砚石。至清乾隆丁酉年(公元1777年)曾有开采记载外,歙砚长期沉寂。历史悠久、誉满中外的歙砚,至解放前夕,濒于人亡艺绝。解放后,我国于1963年恢复了歙砚的开采和生产,歙砚得以传承在文房四宝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广大文教工作者、中医药工作者喜爱。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书画家启功教授就颇喜欢罗纹歙砚,闭目细品磨墨声,谓其发墨甚佳。笔者久居歙砚之乡的皖南,对歙砚情有独钟,先后收藏了数方,现把所藏小品砚三方公诸同好。三方均为龙尾山老坑砚石料磨琢。一是同道熟知的中药“牡丹”砚。


  砚体规整、端凝。正面左上利用砚皮色泽、纹路刻成一朵“国花”牡丹,是典型的徽雕风格,刀法娴熟自然,花瓣、枝叶栩栩如生。砚堂、砚池琢磨光洁、从容,与牡丹品貌相称。砚背有数枚金星水泡,下部隐有一鲸,使此方小品砚显得大气起来。商家名之为“富贵花开”。笔者嫌其名落俗套,于是综合砚面、砚背所见,镌铭曰:“天赋国色 海纳百川”。第二方小砚是老坑河道下游沙砾中所觅卵石随形而琢。砚呈不规则卵圆形,砚面修磨饱满,如春水满盈而透灵秀,砚池巧妙随形作流云形,金星、银星如春雨降落,砚堂如淹润于烟雨中,砚右侧刻一少女撑伞匆匆迎风雨而行,动态逼真。砚名“归”,颇有意蕴。笔者在砚背镌“好雨惜春”四字,以呼应少女之“归”,而兼有杜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诗意。如海峡对岸诸同道知此,触景生情,想必会怦然心动!第三方砚也由卵石雕刻而成,砚石也呈不规整卵形,购时无命名。此小品最大特色在于其天然金星、金晕形状堪称一绝:观此砚正面右下金星与金晕成片相连作海浪状,且向左上方冲击,楼阁、大树均在海浪冲击下摇摇欲坠。砚背则是一片汪洋大海,一如震源中心,波涛汹涌叠起。笔者心中一悸,此情此景多么像2004年底发生在印度洋海啸!于是命名为“甲申海啸”,以纪念2004年发生的这一人类共同的灾难和克服天灾的必胜信念。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