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邮政金融梦
1919年“邮政储金”开办,中华邮政即以6号楷体红色竖排铅字“限储金专用”机盖于北平一版5分、1角面值帆船图普通邮票上。这是中国第一套邮政储金专用“邮票”,有浙江、福建、直隶(河北)、甘肃、广东、北京、上海等七省市地方再加盖票,字体颜色、存世量各异。1933年,又以6号楷体红色竖排铅字“限储金专用”机印于伦敦一版孙中山像5分、北平版烈士1角面值普通邮票上,除上述各省外,还有山东等共八省市地方再加盖票。
抗战期间,中华邮政于1942年9月始专印发行“节建储金”邮政储金专用“邮票”,1943、1944年先后续发一套。采用浙江、福建、安徽、东川、甘肃、广东、贵州、西川、湖北、湖南、新疆、江西、广西等国内13个邮区自行加盖的方式,所用原票与加盖文字、字号、字体、字形、字距、颜色均不尽相同,石印、胶印、木戳、角戳的字体五花八门,合计至少超过60种,但此类加盖错漏变体层出不穷,尚无确切种数。
其实,中华邮政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除发行、贴用专用“邮票”,还刻制统一三格式的“邮政储金”专用日戳,戳为圆形、实线边框,上格戳名有刻“邮政储金”或简称“储”及储汇局名等情况。新中国成立之初部分沿用中华邮政“邮政储金”日戳,即便在1953年停办邮政储蓄业务,交中国人民银行接管后仍有“漏网之鱼”。
1986年,新中国邮政恢复开办的邮政储蓄业务,同样配套刻制专用日戳,格式参照同期普通日戳,经历了腰框邮政编码式和现行两种戳式,特别在邮政编码戳式时期,一些地方的邮政储蓄日戳加刻文字地名,弥补了普通邮政编码日戳的不足,受到专题戳记集邮者的欢迎。1987年7月1日,为宣传新恢复的邮政储蓄业务,原邮电部发行T119 《邮政储蓄》特种邮票一套1枚。2006年12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2006-27J《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枚,便为传统依附于邮政主业的邮政储蓄划上句号。
中华邮政储金专用“邮票”不能贴寄任何邮件,实质是一种邮政发行的金融票据,故一般官方或权威综合邮票目录多不收录,显得鲜为人知。不过,正因为是邮政发行,实际又与真正的邮票关系密切且样式相同――中华邮政前三套邮政储金专用“邮票”就是用正宗邮票加盖改制的(期间,邮政储金专用“邮票”常被百姓当做邮票贴用平信、挂号信寄递),后还发行了一套普通邮票、储金兼用的邮票,和同时期的邮票一样,地方加盖变异迭出,以致邮政储金专用“邮票”一直吸引一批“铁杆”收集者,我国台湾的传统集邮爱好者进而编印出版了《中华邮政储金邮票汇兑印纸综合目录》。尤其当今大集邮领域里的税票类,邮政储金专用“邮票”的“邮”味要浓得多,可谓冷门中的大热门。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