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一曲渔歌傲葛天

清代宫廷造办处的象牙雕器以雅、秀、精、巧著称,当时就有“刻竹牙雕”之誉。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以前,宫廷造办处已有42个作坊。工种分成61个类别,故又俗称“造办处六十一行”。宫廷造办处牙雕是广州、苏州、北京流派融合的产物,它做工细腻,人物、花鸟、纹样多仿自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与民间雕刻风格有明显不同,它的作品精巧、秀雅,无与伦比;其造型、图纹所呈现的帝王气派,地方流派作品不敢贸然造次。清代宫廷造办处牙雕发展到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清代后期,日渐式微,至道光、咸丰年间,因国势衰落而一蹶不振。英、法联军入侵,经费奇缺,而被迫停止,历时一百余年清廷造办处就此消失,但它在中国牙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宫廷造办处象牙雕优秀艺人们以刀代笔,既追求情韵,又追求画意,使雕刻技法与题材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雕制了笔筒、臂搁、镇纸、画册、水盂、杯、碗、酒具、腰牌、扳指、香熏、宝塔等许多奇珍雅玩。所雕之器“雅、秀、精、巧”。其造型古朴、典雅。其工艺精细、润洁、光滑。有的珍品为皇帝所赏识,准予牙雕匠师在其所雕作品上留下名款传之后世。笔者现精选一件宫廷造办处所制象牙雕文房用具珍品供广大收藏者鉴赏。


清乾隆黄振效署款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高12厘米、口径9.7厘米。该笔筒用一截象牙雕成。外壁所雕柳溪停舟渔乐图意,图中山石耸立,松、槐、柳树成荫,一面是岸边丛生的芦苇,几位渔民围坐在松树下举杯畅饮;一面是芦荡风起,一位渔妇抱儿依坐船头;一面是水中一船前行,场景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崖上一侧阴刻乾隆皇帝楷书御题七言诗一首:“绳得鱼虾足酒钱,醉来蓑笠伴身眠。漫言泛宅曾无定,一曲渔歌傲葛天。”诗后刻阴文“乾隆御题”楷书款,下侧刻两方“宸”、“翰”朱文印。诗句天头刻一方“日新”引首朱文印。近足处刻阴文“乾隆戊午(1738年)长至月(为五月夏至),小臣黄振效恭制”楷书名款。


这件牙雕作品作者是清代广州著名牙雕匠师黄振效,他于公元1737年被召入宫廷造办处牙作当差后,很得乾隆皇帝的赏识,被赐在“内廷行走”。这件笔筒是他入此处第二年所创作的。


此牙雕作品采用高浮雕技法雕成,构图严谨洗练,布局合理,刀法纯熟,立体感强,既表现了宫廷艺术的格调,又展示出清代雕刻顶峰时期牙雕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宫廷造办处匠师极少留有名款的珍品。

    推荐图文